[编者按]“农大好故事”开设“校友篇”专栏,遵循好故事一贯坚持的“大专家小细节,小人物大道理”表现手法,把握“以小见大”的原则,寻找校友中虽平常亦感人,虽平凡亦精彩的人和事。通过我们的栏目,让熟悉或不熟悉的校友走近我们,传递着农大人特有的品质与境界。本期推出的是《喜看稻菽千重浪》,讲述大豆研究专家、园艺学院1997届毕业生田志喜的故事。
喜看稻菽千重浪
——记大豆研究专家、园艺学院1997届毕业生田志喜
荣获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并作报告
去年年底,在北京举行的2021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论坛,发布了10项2020年度我国农业基础研究领域取得的引领性、开拓性、突破性重大进展。
我校校友、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田志喜的“首次绘制大豆图形结构泛基因组”位列其中。田志喜从立志研究大豆至今,在创制革命性的大豆品种这条路上已经探索了十年,做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创新性成果,如今,已经成为该领域最具国际学术影响的科学家之一。
从果树到大豆的三次跨越
最初,田志喜并不是研究大豆的。本科与硕士阶段在我校学习果树专业,大学期间就表现出严格的自律精神和超强的学习能力,生活朴素,礼貌待人,尊重师长,团结同学,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读研究生时,他对科研具有浓厚的兴趣,创新意识强,善于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完成的毕业论文被评为河北农业大学优秀论文。田志喜的硕士导师张玉星教授谈起自己的开门大弟子感触颇多 “志喜身上具有很多优秀的品格,正直善良,做事认真,做人谦卑,特别是有一颗真挚的感恩之心。他常说自己从一个农家子弟进入到大学校园,学到了高深知识,学会了如何做人,得益于河北农业大学良好的校风和育人环境,是母校给了他成长中的宝贵财富,激励着他砥砺前行。他身上那种求学不畏艰辛、科研瞄准前沿,以及强烈的创新意识和高尚的协作精神是难能可贵的,也正是因为这些,人们才对他有了更高的期待——不负韶华,不辱使命,定将铸就未来的辉煌”。毕业多年在谈到母校时,田志喜表示“走过了很多地方,遇到很多人,经常有人问起,您很踏实、诚实、朴实、务实,您是哪个学校毕业的啊?每每此时,我都骄傲的回答:河北农业大学。”
2000年田志喜毕业后留校从事他最爱的教学和科研工作。2001年,田志喜被借调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协助申报项目审批等相关工作。在那里,田志喜“大开眼界”,接触到了许多此前不甚了解的领域,求知欲再度被唤起,他下决心要继续读博。他将目标锁定在更侧重基础研究的遗传发育所,由此田志喜开始了他的第一次跨越。
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一直从事应用研究的田志喜此前较少接触此类内容。为了备考,他听说自己以前的同学在教授“分子生物学”课程,于是他一有空就跑去听。考博成绩公布,田志喜被录取,师从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
博士毕业后,田志喜前往美国普渡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真正的考验也从此开始。之前还算顺利的他,初到美国,就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博士后所进行的研究与博士阶段并不相同,无从衔接,他又要从头学起。此外,面对当时空无一物的实验室,他还承担起了从零开始组建实验室的任务。
刚一开始,科研进展得不顺利,实验室工作繁重,田志喜越做越觉得迷茫。田志喜至今记得,那年普渡大学所在的印第安纳州经常下大雪,他在齐膝深的雪中艰难前进,一如他当时的心境。但田志喜不想坐以待毙,为了尽快找到正确方向,他白天在实验室工作,晚上回到家中自学生物信息学相关内容,拓展研究领域。
但转折很快到来,快速掌握生物信息学知识让田志喜很快找到了正确的研究方向,接连产出多项重要成果。2010年9月20日,田志喜清楚地记得这个日子,他回国接受遗传发育所的考核答辩。
半年后,心系祖国的田志喜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回到遗传发育所任职,开始了独立探索的科研生涯,完成了自己的第二次跨越。
但回来以后研究什么,成了困扰当时田志喜的大问题。“水稻、玉米当时都考虑过,反而是大豆以前接触的比较少。”他迟迟难下决心,反复与学界好友、遗传发育所领导等交流探讨。
借着对大豆重要性的初步认识,田志喜决定挑战一下。“我们国家每年要进口那么多大豆,能否实现自给自足呢?”他回忆道。
田志喜给自己定下了目标,先扎扎实实做5年基础研究。4年后的2015年,田志喜因在大豆领域取得的突出成果,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他愈发相信,选择大豆是正确的,而他也实现了自己的三次跨越。
做中国的大豆基因组平台
田志喜的实验室位于遗传发育所6楼。进入办公室前,一出电梯,就能看到一幅醒目的标语——“为中国大豆之崛起而奋斗”。这是田志喜给自己和实验室团队成员立下的目标和口号。
田志喜最初的想法是在5年基础研究结束后,全力以赴攻关大豆固氮。本科时,他就比较关注这方面,“这是那种一想到就会让科学家感到兴奋的研究”。但随着对大豆了解得愈加深入,田志喜愈发觉得作为大豆科研人员的压力与责任。“我国的大豆现状不容乐观,还是想做一些能直接解决现实问题的研究。”他说。
田志喜心里清楚,要提升国内大豆的总体产量,首先要在基础研究上下功夫。“我国大豆平均亩产仅为130公斤左右,而世界主要大豆生产国平均亩产已可达220公斤,差距还是比较大的。”他分析,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除了有限的自然地理条件外,育种水平不足也是一大短板。田志喜和团队培育的两个大豆新品系,tzx-1736、tzx-805以亩产264.8公斤、263.3公斤,创造了耐盐碱大豆新品种的亩产纪录,远超2020年我国普通耕地大豆平均亩产。
结合此前学习过的基因组学的相关知识,田志喜意识到这其中还有许多工作可做。此前在植物界,一直没能找到一个可以全面地将不同个体的基因组整合到一起的方式,而关于大豆基因组的相关内容则更是少之又少。田志喜想试一试,他想做一个中国的大豆基因组平台。田志喜联合多位科研工作者,对来自世界大豆主产国的2898个大豆种质材料进行了深度重测序和群体结构分析,从中挑选出了26个最具代表性的大豆种质材料,并以我国自主培育的“中黄13”等大豆品种为基础,对其进行高质量的基因组从头组装和精确注释。同时,他们借鉴人类基因组相关研究的工具及方法,最终成功构建出了大豆图形结构泛基因组分析,这是全球首次在植物中实现基于图形结构基因组的构建。2020年6月17日在生命科学领域的世界顶刊《细胞》杂志在线发表了,被审稿人称为“基因组学的里程碑工作”。
大豆振兴争朝夕
多年的勤奋耕耘和创新研究让田志喜收获了各种不期而至的荣誉。他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青年之星金奖”“第十四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受到国家“优青”“杰青”等项目资助,被评为“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21年又获得了“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和“科学探索奖”。
“田志喜在大豆种质资源演化遗传基础、重要农艺性状调控网络解析和分子设计育种方面做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创新性成果,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大豆产学研的高效发展,已经成为该研究领域最具国际学术影响的科学家之一。”
田志喜觉得自己十分幸运地生活在好时代、赶上了我国对科学研究的空前重视。“无论是硬件条件还是创新环境,都使得我可以大胆去开拓。” 田志喜说,他希望与全国大豆科研工作者一起努力,继续开拓创新思维,夯实基础研究,推动大豆走向精准育种,在10至15年实现全国范围内单产翻番,使我国大豆自给率从目前的15%左右提高到30%左右。田志喜心中仍有壮志待酬,他的目标是实现大豆精准育种,用一粒种子实现强国梦。
“完成大豆振兴的历史使命,我们责无旁贷。我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就在眼前。”田志喜说。
人物介绍:田志喜,1993年考入我校园艺系果树专业攻读学士学位,1997年推免我校园艺系果树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2000年毕业留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2003年考入中国科学院攻读博士学位,2007年赴美国普渡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1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回国。他回国后一直从事大豆功能基因组研究。目前已成为大豆种质资源演化遗传基础、重要农艺性状调控网络解析和分子设计育种研究领域最具国际影响的科学家之一。
(备注:部分内容来自媒体报道)
在实验室
在大豆育种田筛选目标种质
作者:园艺学院 编辑:宣传部 杨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