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国系列报道之一:愿做太行一棵树-凯时kb88官方

李保国系列报道之一:愿做太行一棵树-凯时kb88官方

发布日期:2015-12-21点击数:次

30多年来,李保国教授的足迹踏遍了河北省的山区,书写了一部秃岭披绿、荒山生金的传奇,在河北太行山、燕山山区的农民眼里,“李保国老师”是“点石成金”的“科技财神”。

近日,河北省委宣传部把我校李保国教授作为“扎根山区、脱贫攻坚的时代楷模,情系百姓、技术扶贫的先进典型,知识分子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优秀代表”隆重推出。学校积极配合河北电视台、《河北日报》等媒体来校和深入到三结合基地采访。12月18日,《河北日报》头版以“愿做太行一棵树”为题刊发4000字通讯,并配发评论“脱贫攻坚,需要千千万万个李保国” 。12月20日,《河北日报》“瞬间”专版通过图片充分展示生活化的李保国教授。12月17日,河北电视台“燕赵楷模发布厅”重点推出,省委宣传部部长田向利为李保国颁发证书,在校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

愿做太行一棵树

——记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

《河北日报》(2015年12月18日) 01版

12月9日,李保国在邢台县前南峪村马峪沟苹果示范基地现场指导果农剪枝技术。

本报记者贾恒摄

□本报记者 霍晓丽 王敬照

门开了。

眼前的这个人,个头不高,脸庞黝黑,未曾开口,“嘿嘿”憨笑两声,脚上一双沾着泥巴的运动鞋,挽着裤腿,外翻的绒面上满是草屑,脱下棉外套,抖搂了一下,竟然掉落几片干枯的树叶。

这就是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保国?!

“一下午都在地里转。”迎着记者惊诧的目光,李保国解释说,内丘县科协在北赛村搞苹果冬季管理培训,让他过去看看,村民这个请那个拽,争着抢着叫他去给自家的苹果树“把脉”,直到天擦黑,他才起身往邢台市里赶……

从34年前毕业留校后一头扎进太行山,李保国就与大山结下不解之缘。

他把最好的论文写在巍巍太行山上——先后完成山区开发研究成果28项,建立了太行山板栗集约栽培、优质无公害苹果栽培、绿色核桃栽培等技术体系,带动了我省板栗、苹果、核桃产业发展。

他把最好的论文写在山区农民心中——每年在山里“务农”超过200天,推广36项实用技术,累计增加农业产值超过35亿元,许多在贫瘠山沟里“刨食”的农民因他而一甩“穷帽”。

如果太行山是一位诗人,一定会用饱含深情的笔墨,为他写下一首质朴无华却感人肺腑的诗歌。

他像太行山一样深情,了解农民,懂得农民,为帮助山区群众追梦筑梦圆梦奔波不停

“李老师快给我们讲讲吧!”

12月9日上午,邢台县前南峪村,李保国刚到苹果园里,就有村民围上来急切地说。

“冬季整形修剪,你们就记住一句话‘去掉直立条,不留扇子面’。像这棵树,凡是往上长、往起抬的枝,超过40厘米一概不要。现在不舍得剪,以后就会长成大锅盖,影响采光……”李保国一手持剪刀,一手拿锯子,手起枝落,动作娴熟。通俗易懂的大白话,让围在他身旁的农民们纷纷点头,笑声不断。

看着眼前欢快的一幕,来时路上李保国的一句话一直回响在记者耳畔,“作为一个林业专家,一定要了解农民,给他们实用、适用的知识。”

赞皇县寺峪村有上千亩苹果园,产量一直上不去。村里请一位专家来讲修剪技术,讲了一天,名词、术语一大堆,让老百姓都听晕了。后来李保国去讲课,只教大家认识两种枝,一种是“结果枝”,一种是“不结果枝”,半个小时就讲完了。老百姓们高兴地说:“原来这么简单!”

内丘县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山区农民盼李保国,是因为在他们眼里,李保国就是个“科技财神”。

曾经,前南峪村的板栗,管理滞后,产量很低;岗底村的苹果,小黑蛋子,一咬一层皮。

对照、改进、嫁接、示范……李保国用三年时间研究出板栗“双枝更新修剪法”。采用新修剪技术的第二年,前南峪村的板栗产值翻了两番。

套袋、去袋、转果、施肥……李保国独创了一套苹果生产管理工序,让岗底村村民像工人生产标准件一样生产苹果。如今,富岗苹果连锁基地发展到11个县(市),带动7万多农民走上致富路。

“农民最讲究眼见为实。要让农民把技术落实到位,必须先做给他们看,再带着他们干。”李保国说。

2007年,他对苹果修剪技术进行更新,“去强留弱”变成“去弱留强”,农民一时接受不了。

“今年先试一根条子行不行?”在岗底村村民安小三家的一棵苹果树上,李保国做起试验。一根两米多长的枝条拉下来,第二年结了76个大苹果,没一个小于半斤的。现场观摩后,农民对新技术口服心服。

多年来,他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800余次,培训人员9万余人(次),许多果农都成了“技术把式”。多年来,经他直接帮扶的村庄已达到三四十个,间接带动发展起来的村庄百余个。

从我省的太行山南端到北端,每个山区县李保国都去过,很多地方的老百姓也都认识他。有一次,他的车行至内丘县摩天岭村,遇上交通堵塞,进退不得。他下车察看,被农民认了出来。听说他急着回保定参加一个学术会议,人群中有人喊道:“快把我家院墙推倒,让李老师的车过去!”没容李保国阻拦,几个人一拥而上,将路边一堵土坯墙围成的农家院扒开一个三米多宽的缺口。

“井陉核桃”、“曲阳核桃”、“平山苹果”……记者发现,在李保国的手机通讯录里,有很多奇怪的名字。“这些都是农民打来的电话,实在听不清他们姓名,就这么先记下来。”

李保国的手机中有将近900个电话号码,其中农民的至少占了1/3。2013年4月19日,苹果树正开花,下了场大雪,当年很多地方的苹果绝收,但凡是经他电话指导过的农户,减产都不大。

沿崎岖的山路前行,成片的苹果树在寒风中肃立,默默积蓄明春发芽的力量。“这是安小三家的果园,这是安海山家的,这是杨和平的,这是杨双奎的……”一路说起山里的这些果园,李保国如数家珍。

他像太行山一样坚毅,专心致志,创新实干,为荒山披绿穷岭生金孜孜不倦

12月9日晚上9时30分,李保国打开邮箱,发现来了一封新邮件,省林业厅要在下周对平山县绿色核桃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进行验收。他赶紧打了一通电话,安排准备材料等相关事宜。

“路上是司机,下车当劳力。除了干技术,还得管闲事。”李保国笑着对记者说,这些闲事不管还不行,因为都关系到山区开发、农民增收。

提起李保国,平山县葫芦峪现代农业产业园负责人刘海涛话语中满是感激:“李老师可是我们的大救星!”

2007年,刘海涛承包了村里的山地搞核桃种植,3年过去,不光没结出果子,树也养死了。2010年,刘海涛经人介绍找到李保国,请他为园区支招。

李保国重新给园区做了规划设计。5年里,他几乎每个月都过去进行技术指导。如今,园区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山区生态开发模式。

“有人说我运气好,干什么成什么。我觉得不是运气,而是我这个人‘安、专、迷’。安就是安下心来,专就是专心致志,迷就是痴迷其中。”李保国说。

土壤瘠薄、干旱缺水、植被难生……上世纪80年代,李保国刚到山区农村搞科技开发时,所面临的困难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

爬高山,蹚深谷,他与课题组的同事起早贪黑,踏遍了项目中心区的所有山头地块,获取第一手详尽的数据资料。“常常是早上五点起床上山,晚上七八点钟返回。几个馒头一瓶水,山当餐桌地当炕,躺在地上吃干粮。”

土层薄、不涵水,那就在土和水上下功夫。李保国和同事们以“聚集土壤、聚集径流”为方向,展开对山区爆破整地技术的摸索。

改造大山的每一个设想落地,都异常艰辛。

“当时条件有限,整地所用的‘土炸药’得手工制作。硝铵、锯末……”李保国至今对配方记忆犹新。

有一次,炸药未按时爆炸,李保国上前察看,这时突然爆炸了,幸运的是,他只是被崩了个大跟头。

炮声隆隆中,“山中造地”技术渐成体系。土加厚了,水留住了,树木的成活率从原来的10%提高到90%。

“两聚”造林理论,使石质山地的造林技术发生了一次革命,太行山140万亩荒山由此披上绿装。

坚持深入实际,科技创新才有源头活水。多年来,李保国始终遵循一个原则:生产为科研出题,科研为生产解难。

针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老弱病残”进行农业生产的现状,他推出了省力化栽培技术,一次性整地、见枝拉下垂、架设黑光灯诱杀害虫等省工省力的技术广受农民欢迎。

瞄准太行山区干旱阳坡充足的光热资源和具有自然阶梯的优势,他开发了干旱山区的高效循环利用技术,将平原日光温室错季栽培技术转移到山区,使山地效益达到良田的1.4倍以上……

绵延起伏的太行山,让李保国变得眼界高远。

“我们计划以葫芦峪为样本,建立一套完整的示范体系,模块化复制到全省各地。”李保国的推广之路已经开始。今年他参与了内丘、唐县等5个山区县的规划设计,打算各打造一个10万亩的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

“将来我们还要成立河北省山区现代农业产业集团,把太行山区产业带统一整合,串成一条线,给太行山系上既有显著生态效益、又有显著经济效益的‘金腰带’。”

李保国说:“让山山岭岭都富起来,我的事业才算成功!”

他像太行山一样宽广,淡泊名利,安于奉献,只为能干事能干成事痴心不悔

“宝宝,想爷爷了吗?”

12月10日傍晚,李保国回到保定市家中,一把将孙子抱了起来。他已经两周没见着孩子面了。

为了绿山富民,李保国付出了太多太多。

想当年,他的妻子郭素萍也是课题组的主要成员,夫妻俩根本无暇顾及远在保定的家。不得已,他们只好把年迈的母亲和一岁多的儿子也接到村里,一住就是4年多。“我们的课题叫小流域的立体开发,所以好多村民都管我儿子叫‘小流域’。”

“常年给农户和企业提供技术指导,每年至少也得有几百万的收入吧?”这些年,这样的问题,李保国不知面对过多少次。

事实上,他既不拿工资,也没有股份,有时还贴上了自己的科研经费。

“不为钱来,农民才信你,才听你的。”

“要说我的收获,那可大得很。科研成果出来了,荒山绿了,农民富了。”

李保国的话,见心见肝。

他有自己的座右铭:时刻以善为本,寻找行善之地。

“前边的善是完善的意思,后边的行善是做事的意思,指的是要不断完善自我,寻找能做事的地方。这辈子,能干点事,能干成点事,能干成点有意义的事,我知足了。”

当我们看到,前南峪人把他的事迹刻成碑文,矗立在村口;当我们发现,岗底村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成果展示厅里,一共五个部分的展板,四个部分里有他的身影;当我们听说,正月到村里时,家家户户都争着请他到家里吃饭,实在推托不过,有时他一天得赴五六个老乡的家宴,说是吃饭,实则却是一次次个性化的农技辅导课……我们的心,被一种热辣辣的东西涨得满满的。

今年,李保国57岁了。再过几年,他就该退休了。

“想过以后再做点什么,过什么样的日子吗?”记者问。

“我已经习惯了山里的生活。到时候,也许就和老伴儿找个小山村住下。”

拐过一道弯,又一道弯。山峰、村庄、苹果树……在车窗外闪过。

“愿做太行山上一棵树。我的根,永远扎在这里。”李保国说。

编辑:宣传部 师春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