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上午,在河北农业大学作物育种中心的小麦育种实验田里,金黄的麦穗迎风舞动。烈日炎炎下,河北农业大学小麦育种团队的专家杨学举教授、刘桂茹教授等带着学生和工人在田间忙碌着,他们三五成群,或选种、或收割、或在厚厚的本子上记录着,看到十几万份的后代材料和上千份优质种质资源,他们的心中充满喜悦和自豪。这一片丰收的麦田寄托着老一代育种专家的希望,浸透着新一代育种专家的辛勤汗水。这个团队中间还有谢令琴研究员、温树敏研究员、张树华研究员、谷俊涛教授、吴同彦高级实验师、王睿辉副教授等。
六月的保定,气温已高达30多度,冀中平原干热的气候,使路人早已换上凉爽的夏装。长袖衬衣、长裤、运动鞋、帽子是育种专家的工作服,他们要捂着这样的衣服直到六月下旬。这一捂就是数十年。
汗水浇灌幸福田
作为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杨学举教授说起小麦品种的筛选滔滔不绝、有条有理:“选种要综合考虑,起码要看四点:首先,植株高度要适宜,高了易倒,矮了低产,70-80cm较合适;其次,同一植株结的穗子要尽量在同一平面上,这样比较整齐;第三,穗子要选较大的、上下一样粗的,尖头和底部不结粒的穗子在种植密度增大时会缩的更小,穗粒数太少;最后,叶片不能突然枯死,要由绿逐渐变黄再慢慢变干,这样灌浆好。”小麦的筛选从出苗开始要看很多遍,“舍不得丢下一棵好的,”杨学举说。
每一位育种专家的手中都拿着一本厚厚的、十六开的蓝皮本子,封面上写着《2011-2012年度小麦种植计划书》,里面详细记载着试验田里的育种资源和不同世代育种材料的位置和行数,育种人亲切地称它为“藏宝图”。这本“藏宝图”有大用途,专家们把小麦生长各个环节的表现都写在里面,苗是否耐寒、抽穗开花的早晚、穗的大小、多少、株高、秆韧性、抗病性、落黄等等,都记载得清清楚楚。最后的“优胜者”就是根据这些记录筛选出来的。
每年小麦抽穗至收获季节,专家们除了观察、选择自己种植的小麦材料,还要到外地育种单位交流学习、引进好的资源材料,到大面积生产上考察小麦品种。由于季节不等人,时间紧迫,他们只能起早贪黑,经常白天看小麦,晚上睡在火车上。这个季节的感觉就是严重缺觉。艰苦磨练是育种人的必修课。
“每到这个季节,起早贪黑、风吹雨打、烈日当头、满身泥土、皮肤晒黑等都不在话下,最怕的就是闹病,不能下地就会耽误大事,病不起呀”专家们这样说。
育种工作从播种到收割,基本环节要育种人亲自动手,任何他人都代替不了,甚至包括机耕作业(要求特殊)、收割脱粒等工作。因此,他们中间出现过摔伤、机械碰伤……但这些并不妨碍育种者们打心眼里对这一行的喜爱,“麦子就跟自己的孩子一样,一天天、一年年看着它们长大,”他们朴实的话里饱含深情,“几十年了,舍不得离开这个岗位。”他们最难忘的是农大老一辈育种专家的钻研劲头和传帮带的精神。“前年,卢少源先生80岁时还下地。”老一辈的实干精神在这一代育种专家身上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扬。
辛勤耕耘得回报
正是我校育种专家朴实的工作作风,强烈的责任感,以及对育种工作的热爱,使他们能够几十年如一日一心扑在田间地头,无怨无悔。正因如此,小麦育种团队在高产稳产、抗旱节水、优质专用等育种领域取得了辉煌成果。继老一辈育种家培育出系列小麦新品种之后,自2004年以来,小麦育种团队先后选育出“河农822”、“河农4198”等11个优良小麦新品种通过河北省审定,其中“河农6049”、“河农825”又通过国家审定,2009年和2011年分别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育成的新品种在河北及周边省份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据不完全统计,示范推广面积就达到数千万亩,新增产值数十亿元。
目前,他们的后备新品系贮备丰富,有3个正在参加国家小麦品种区域试验,9个参加河北小麦品种区域试验,在今后的几年里,每年都会有小麦新品种通过国家或河北省审定,品种的综合水平进一步提高。新品种的育成和推广,将对我国的小麦增产、农民增收以及粮食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除了潜心科研,作物育种中心的专家还承担着育人的工作。他们将老一辈育种专家不畏艰辛的光荣传统向后传递着。
在麦田中,有几个年轻的身影,在专家的身边或侧耳倾听专家讲解,或用红绳捆着麦子,作为留用的记号。他们是在读的研究生。巨伟,山东聊城人,植物资源学研三的学生。她已经找好工作,去一家总公司在德州的种业公司作小麦育种研究。“今年我们就把种子种下去,明年就能配制出自己的杂交小麦了。”说着,她的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同学们就像种子一样,洒播到省内外,延续着小麦育种事业。
由于我校小麦育种专家的不懈努力,使河北农大的小麦育种事业连创佳绩,为我国的粮食稳产、高产提供了有力保障。你看那饱满的麦穗,随风翻滚的层层麦浪,仿佛是在表达对辛勤耕耘的育种人的感激之情。
作者:宣传部 杨晓丽 编辑:宣传部 师春祥